還是很不爽吧!不管是對這個社會還是這個世界。
「那就出來做吧,把所有的所有都修正過來!」這是我在大一第一次參選學生議員時對自己說的話。或許是體內工程師魂在作祟,看到那些充滿BUG的規章,還有那些對未來有美好願景的假設無法實現時,我就想出來修正、改變,然後證明我們都有能力可以改變。
在過去的兩年中,經歷過智慧電表、禁酒令這些與學校抗爭的過程,用我們的熱情向同學、向校方傳達對這座學校的期許與願景,用較為激烈的手段換取到談話的空間,換取到改變的機會。很累但很值得,而從結果來看也能清楚看見,我們並不是也並不想胡鬧,我們求的只是一個可以溝通的校園。
然而,除了抗爭外,更多的是用談話與溝通來建構出對於未來的方向。補習班傳單的驅逐、車管收費法第十三條的修正、理二夜停日間的停放、校內人本交通的推廣等等,透過不斷的溝通還有合作,我們漸漸讓東華變成我們想像中的模樣,雖然距離理想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,但是我們確實做到了。我們成功打造一個師生共治的校園,在學生自治上往前走了好幾步。
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思考,我決定參選東華大學第十一屆行政中心執行長,不只是還有很多未盡之業有待努力與實現,更重要的是,我們孤單太久了。追求師生共治是我這次執政的第一核心理念,而公眾參與則是貫穿我們行事的核心準則,我們將會開創更多更友善的溝通環境來與同學們對談,這不是單方面的政令宣達,而是平等的、雙向的理性談話,由我們來闡述我們的執政理念,由你們來提供你們的意見想法,讓學校的事變成我們的事,讓我們的事變成大家的事。
師生共治的「生」不是指學生會,而是全體同學,因為比起學生會往前走了一百步,我們一起往前邁進一步才是更重要的。
我深深相信行動能帶來改變,並且為我們帶來更友善的環境。
性別、交通、環保、閒置空間使用等議題在這個校園與社會無所不在,同時也關係著每一位同學,也正決定著我們的未來,我常常自問:我們要的是什麼樣的生活與環境?那麼我們可以為這些理想多做些什麼嗎?
從基本的球場使用、盤點校內閒置空間與老舊設施,到舉辦大型活動,我們希望能為學生爭取更友善的設施使用空間與更多元的活動參與。
東華大學如何與花蓮、志學地方共好,也是我們會持續努力的方向,大學資源取之於社會,我們同樣也對社會有一定的責任,大學如何不只存在於這一個圍牆之內,而是能真正能與地方居民共好、合作、彼此學習;學生自治帶動的可以不只是校園,而是更真實的與地方對話。
一個還有著夢想的人
個人經歷
2020.01-迄今|東華編輯採訪社 器材長、美宣長
2021.02-迄今|藝術創意產業學系 系學會攝播組
2020.08-2021.07.31|第十屆東華學生會 設計部部長
2020.04-11|藝術與設計學系 新生宿營總召
2020.01-07|參與秋野芒劇團2020夏風志工
自我介紹
來自台北的花蓮國子民,希望畢業後可以繼續蹲在花蓮。
目前處於畢業製作的水深火熱,所以脾氣可能很差。
在因緣際會下加入學生會,從十屆繼續待到了第十一屆。
參與目標
- 希望能夠把學生會的品牌識別做出來,但已經從2020年說到21年都還沒完成(汗
- 希望設計部可以舉辦相關講座,推廣美感教育給學校師生,我們已經受夠了可怕的簡報!
- 希望學生會能夠一直是我們所喜歡的樣子
- 最後最大的希望... 「對設計部有興趣的朋友,快來加入第十一屆學生會啊啊啊啊啊啊 !!!」
為你在意的事拼搏,但要採取一種能夠引領他人與你併肩作戰的方式。
"Fight for the things that
you care about. But do it in a way that will lead others to join you."
這是我最尊敬的美國RBG大法官所言。
我加入學生會的初衷也是如此,希望能夠將生硬的法律知識「學以致用」,在學習的過程中累積與人們互動的經驗, 對我往後的職涯與人生都將是無比珍貴的回憶,「聆聽」與「表達」是我在加入學生會的這些日子以來增進的能力, 學長姐們的處事經驗,跟校方的斡旋手段,都是讓我跟著學習的優良榜樣,「見賢思齊,見不賢而內自省」也是我的處事哲學。
從校園生活中的大小事發現問題,接著想辦法去解決,在這些過程中,我一直是受益良多的, 透過微薄的一己之力,加上眾人的合力協助,總有一天也是能改變這個社會的,而在真正出社會前的小型社會, 也就是在「東華大學」裡,去做,就有機會改變。
透過參與,充實自我,累積經驗~